行業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Industry information
“今年以來,公司的利潤狀況受美元匯率波動影響非常大。”一家出口企業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由于今年美元匯率波動明顯,對企業財務核算中的匯兌損益等項目影響頗大,公司準備進一步規范外匯套期保值業務,進行更加精細化的操作。
據統計,近兩年,A股市場上,開展外匯套期保值業務并制定制度的上市公司,正以平均每年百家左右的速度遞增。業內人士呼吁,在此背景下,我國匯率衍生品亟需進一步豐富。
本報記者 張利靜
匯率衍生品工具亟待進一步豐富
根據上述數據,我國利率衍生品市場總規模約815億美元。這在國際市場上處于什么水平?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到2016年底,國際OTC(場外)未平倉衍生品總規模為483萬億美元,其中最主要的是以美元、歐元、日元、英鎊、加元等計價的利率和外匯衍生品。在場內期貨市場,以利率期貨為例,到2017年6月,北美市場中,利率期貨、利率期權持倉總規模為61.7萬億美元;在歐洲市場中,利率期貨、利率期權持倉總規模為20.6萬億美元;在亞太市場中,利率期貨、利率期權持倉總規模為1.8萬億美元。
據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數據,截至2016年,國際市場中匯率期貨產品共計19種,匯率期權產品共計18種。
AEX控股公司的創始合伙人、前任美國洲際交易所ICE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黃杰夫介紹,上世紀70年代末,美國修改期貨法,使得利率這樣的無形“商品”,也可以進行期貨交易。
而在我國,外匯期貨尚未推出。在國內,目前企業能夠利用的外匯套保工具,主要有遠期、期權、外匯掉期及貨幣互換業務,且均在銀行完成。隨著匯率衍生品需求愈加旺盛,國內相關市場仍需進一步完善。
“人民幣匯率市場化需要加速。”黃杰夫表示,國際上,場內的外匯衍生品市場交易量,在過去11年中,年復合增長率27%。在2016年場內的外匯期權、期貨合約成交量排名統計中,莫斯科交易所排名第一,印度兩家交易所分別名列第二、第三位;美國CME是第四位。金磚五國中,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均名列全球外匯期權、期貨合約成交量前十名。由于沒有在岸人民幣期貨合約上市,所以中國內地的期貨交易所在這個表中沒有排名;而境外7家(美國CME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香港交易所、臺灣期貨交易所、南非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巴西商品期貨交易所和莫斯科交易所)期貨交易所離岸人民幣/美元期貨的交易量的總和,仍然相對較低。
“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無論是國外實體產業鏈上的企業,還是為他們服務的金融機構,進入中國期貨市場,都需要參與人民幣與主要外匯的匯率價格發現和風險對沖,需要一個透明的匯率期貨市場。”他說。
風險僅在一念之間
在人民幣的升值時期,出口企業面臨利潤下降的風險;人民幣貶值的時候,則進口企業面臨同樣的風險。
一家從事化工品加工貿易的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我們風險意識一直很好,對抗風險的金融衍生工具一直保持開放態度,公司還在境外開有賬戶,長期進行原油期貨及匯率衍生品的套期保值操作,為公司日常經營業務提供了很好的保險。不求盈利,但求安全。”
據他了解,還有相當多企業對金融衍生品存在誤解,中航油在石油衍生品投機交易中的巨虧也讓一些對衍生品認知不深的企業產生恐懼。“實際上,衍生品只是一個工具,不是洪水猛獸,要看企業怎么用。外匯套期保值雖然具有投資功能,但對有外匯需求的企業來說,規避風險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他舉例說,公司今年年初收到一筆國外500萬美元的訂單,半年后交貨,貨到付款。接到訂單的時候,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為6.88,到了下半年交貨的時候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下降到6.66,也就是說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如果沒有做任何套保的話,公司收到的貨款以人民幣計算就將從之前的3440萬下降到3330萬,直接減少110萬。“但我們在接到訂單的時候,就以當時的匯率跟銀行簽訂了等額同期的遠期匯率賣出協議,協議到期的時候,我們也收到了貨款,這時將500萬美元交付給銀行,盡管這時候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已經下降,但根據協議,我們實際收到的貨款還是3440萬元人民幣。”
對于匯率波動造成的企業虧損,這位負責人認為,主要是由于企業的匯率風險防范意識差。“與出口企業不同,對于進口企業來說,則主要在人民幣貶值期間面臨匯率風險。其實避險很簡單,只需要跟銀行簽訂一份買入遠期外匯的協議就行了。”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近兩年越來越多企業加入外匯套期保值,主要就是因為匯率的大幅波動所致,在匯率波動加劇的情況下,企業終于看到了套期保值的必要性。
外匯套保風潮漸起
在我國,所謂外匯套期保值業務,主要是指遠期、期權、外匯掉期及貨幣互換業務,主要發生在銀行與企業客戶之間,其中遠期外匯合約又是主要的套保工具,與國外匯率期貨、期權等工具為主的局面不同,我國目前尚未推出場內匯率期貨、期權交易。
中國證券報記者查閱相關數據發現,2017年9月,當月銀行與客戶的遠期、期權、外匯掉期及貨幣互換業務規模總量約815億美元,其中遠期外匯合約占比59%。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與當月銀行與客戶發生的即期外匯交易規模2846億美元相比,這一“外匯衍生池”顯然捉襟見肘。但與兩年前相比,上述比值已經從近15倍大幅縮減至3.5倍。
在這一數據變化,反映了國內企業對匯率風險的認識及相關衍生品的應用意識的明顯提升。據報道,今年A股市場已有超過110家上市公司公告新開展外匯套期保值業務并制定制度。而去年全年,A股上市公司公告新開展該類業務的僅80余家。
騰邦國際在今年8月29日發布了《關于開展外匯套期保值業務的公告》。公告稱,出境游業務是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為了滿足出境游業務支付外幣的需求,防范和控制匯率風險,減少匯率波動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公司擬開展外匯套期保值業務,包括遠期結售匯、外匯互換、外匯期貨、外匯期權及其他外匯衍生產品等業務。在業務期間,開展外匯套期保值累計金額不超過等值人民幣5億元。公司外匯套期保值業務以日常業務為依托,不以盈利為目的。
匯川技術在今年3月底發布了《關于繼續開展外匯套期保值業務的公告》,公告表示,隨著公司海外業務規模逐漸擴大,為有效規避和防范匯率大幅波動對公司經營造成的不利影響,控制外匯風險,公司擬基于公司出口項下的外幣收款預測、進口項下的外幣付款預測,或者外幣銀行借款等實際生產經營業務,與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外匯套期保值業務。公司的外匯套期保值業務只限于從事與公司生產經營所使用的主要結算貨幣相同的幣種,主要外幣幣種有美元、盧比、歐元等。
此外,公司進行的外匯套期保值業務為在場內市場進行的包括遠期結/購匯、外匯掉期、外匯期權及相關組合產品等業務。根據公司資產規模及業務需求情況,公司及子公司合計外匯套期保值金額額度不超過3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該額度金額占公司2015年度經審計總資產的5.04%。
業內人士表示,從2005年7月至2016年年底所持續的人民幣匯率單邊波動環境已經發生變化,企業進行趨勢預測和匯率投機的難度顯著增加。同時在企業財務管理制度改革之下,中國企業在外匯市場長期“裸奔”的局面正在改善,包括國企在內的企業對匯率風險管理的意識明顯提升了。“在近兩年匯率波動加劇的情況下,堅持外匯套保的企業已經嘗到了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