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Industry information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24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傳遞出繼續擴大金融業開放的信息。
易綱指出,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是我國的自主選擇,這既是金融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未來,要適應不斷提升的金融業開放水平,進一步完善我國金融風險防控體系。
“現行貨幣政策框架下,我們有利率政策、存款準備金率等豐富的貨幣政策工具,有能力防控風險。我認為已經可以適應金融業對外擴大開放的需求。”易綱在問答環節回應。
金融業擴大開放勢在必行
易綱介紹,中國金融業開放取得突破性進展。金融服務業開放方面,2018年4月人民銀行在博鰲宣布了金融開放時間表,對11項具體措施給出了具體時間。目前,絕大部分措施已經落地,極少數尚未落地開放措施的修法程序也已到最后階段,相關申請的受理工作也已經開始。
金融市場開放方面,中國按照國際標準,持續推動債券市場、股票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對外開放,擴大跨境投資融的渠道,完善相關制度安排。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受到國際市場的普遍肯定和認可。
“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易綱指出,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是我國的自主選擇,這既是金融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他稱,金融業本質上是競爭性服務業。金融業和金融市場具有三大職能,一是有效配置資源,二是管理風險,三是提供金融服務。
在易綱看來,金融要做好以上三個職能,就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對外對內開放。一方面,金融業開放通過引入金融機構、業務、產品,增加金融有效供給。這有利于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差異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業開放會促進制度規則的建立健全,完善金融制度供給。我國金融業開放過程中,主動學習借鑒成熟經濟體的制度建設經驗,在金融機構公司治理、金融市場建設、金融監管等方面進步得更快。
進一步擴大開放需進行五點考慮
易綱指出,近年來我國金融業開放不斷加快,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總體水平仍然不高,仍有很大的提升潛力。針對當前金融開放水平仍有待提高的局面,要做以下五點考慮。
第一,堅持金融服務業開放、金融市場開放與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相互配合、協調推進。金融服務業開放要在持股比例、設立形式、股東資質、業務范圍、牌照數量等方面對中外資機構適用同等監管要求和標準,以更加透明、更符合國際慣例的方式同等對待內外資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開放要進一步聯通境內外資本市場,進一步完善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完善滬港通、深港通。同時,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要繼續推進,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更好地發揮匯率在宏觀經濟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中的“自動穩定器”作用。
第二,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落實“非禁即入”,中資機構和外資機構皆可依法平等進入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和業務。
第三,完善金融業開放的制度規則,實現制度性、系統性開放。加快相關制度規則與國際接軌,不斷完善會計、稅收等配套制度。加強頂層設計,統一規則,同類金融業務規則盡可能“合并同類項”。
第四,改善營商環境。進一步推動簡政放權,優化行政審批,提高審批過程的透明度和審批效率。加強政策制定的溝通協調,提高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做到規則簡約透明。
第五,完善金融監管。中外資機構開展金融業務都必須持牌經營、接受監管。擴大市場準入的同時不斷完善金融監管,使監管能力與開放程度相匹配。
現行貨幣政策框架適應金融擴大開放的需求
易綱提醒,金融業開放本身并不是金融風險產生的根源,但開放過程可能提高金融風險防范的復雜性,因此需要不斷完善與開放相適應的金融風險防控體系。
他建議,充分發揮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統籌協調作用,統籌把握各領域出臺政策的力度和節奏,形成政策合力。同時,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
易綱還指出,加快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做好金融業綜合統計,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支付結算機制,實時動態監管線上線下、國際國內的資金流向流量。此外,健全問題金融機構的處置機制,探索以存款保險為平臺,建立市場化法治化的金融機構退出機制。
“現行貨幣政策框架下,我們有利率政策、存款準備金率等豐富的貨幣政策工具,有能力防控風險。我認為已經可以適應金融業對外擴大開放的需求。” 易綱指出,全世界不少投資者都希望配置一些人民幣資產,為適應這一需求,需要我們提高投資便利度,提高法律框架、監管政策、會計制度、稅收制度的透明度。金融機構、金融服務的開放也遵循同樣的原理。目前的貨幣政策框架可以控制好風險,更適應中國是全球經濟的一部分,更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要求。中國在貿易、投資、服務、旅游等領域已經融入全球,中國的貨幣政策和金融業開放同樣也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