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Industry information
根據普益標準,截至2018年底,已經有27家商業銀行擬設立理財子公司,已披露擬注冊理財子公司銀行的資本金總額已超過1300億元。同時,多家已經公告設立理財子公司的銀行,內部已經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籌辦工作。
不過,理財子公司設立門檻讓不少中小銀行望而卻步。
“理財業務體量較小的銀行應該會放棄設立理財子公司。”華南地區一家銀行的資管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而放棄設立理財子公司對于中小銀行理財業務的影響無疑也是巨大的。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羅榮華告訴記者,理財子公司牌照給予銀行理財更廣闊的政策空間,理財子公司發行產品的銷售門檻、首次面簽、非標投資等方面放松管制,利好理財業務發展。這意味著沒有設立理財子公司的中小銀行將無法享受制度紅利,在市場份額爭奪中強者更強的馬太效應將愈發凸顯。對于這部分中小銀行而言,資產管理業務發展空間受擠壓,未來要么退出銀行理財市場,要么向財富管理業務方向轉型,在代銷的基礎上實現對客戶多層次理財需求的服務。
多家銀行已籌辦理財子公司
根據普益標準,截至目前,已經有27家商業銀行擬設立理財子公司,已披露擬注冊理財子公司銀行的資本金總額已超過13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波理財子公司已經入場。2018年12月26日,銀保監會正式批準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申請。
羅榮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理財子公司作為獨立法人,與過去的理財部門相比,主要有如下區別:一是要構建完整的公司治理結構,在組織架構、崗位設置、業務流程與控制體系等方面都要重構;二是要實現獨立的風險控制、產品運營體系、IT系統建設等,相關制度和系統需重建;三是會牽扯到與母行資源利益分割等問題。一方面,理財子公司成立后要考慮客戶資源如何再合理分配,最大化避免理財業務與零售業務甚至基金子公司業務的沖突;另一方面,理財子公司利潤如何在母子公司之間分割的問題也需納入考量。
理財子公司的批復順序是先提交籌建申請,銀保監會4個月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書面決定。批準通過后,6個月內進行籌建,可以延長。籌建完畢后提交開業申請,銀保監會2個月內作出核準或不核準的書面決定。收到開業核準文件并領取金融許可證后,辦理工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6個月內開業。建行和中行在年底之前獲得批復申請,預計后續其他銀行的批復節奏也將加快。
普益標準指出,目前,多家已經公告設立理財子公司的銀行,內部已經開始了籌辦工作,報送材料、產品創新(加大凈值型產品設計研發)、升級系統、加強對委外機構的篩選評估機制等都是當務之急。
人才配備等成難題
理財子公司為商業銀行下設的從事理財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業務范圍主要為發行公募理財產品、發行私募理財產品、理財顧問和咨詢等,不允許吸收存款、發放貸款。控股股東應為在我國境內注冊的商業銀行,最低注冊資本為10億元。股權結構上可以由商業銀行全資設立,也可以與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企業共同出資設立。
而最低10億元的注冊資本讓不少中小型銀行望而卻步。“理財業務體量較小的銀行應該會放棄設立理財子公司。”華南地區一家銀行的資管經理告訴記者。
黑龍江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資金運營中心主任張銘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于體量較小的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的確存在經濟的問題,且資本金10億對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影響還是較大的。
不過,張銘富告訴記者,小銀行可以研究聯合共同發起成立小銀行參股的理財公司,但下一步還要看監管方面是不是認可這種方式。
資管經理則表示,共同發起成立小銀行參股的理財公司難度會比較大,目前只能想到類似江浙地區,一些地域相近、資管業務本身做得比較好的中小銀行可能會考慮這種模式。
雖然中小銀行共同發起設立理財子公司仍處于觀望之中,但是宣布設立理財子公司的27家銀行中,已有兩家銀行稱會引入戰略投資者。
近期,廣州農商行和重慶銀行宣布設立理財子公司。廣州農商行公告顯示,該行擬發起設立珠江理財,持股不低于51%,引入戰略投資者持股合計不超過49%。重慶銀行公告稱,擬成立渝銀理財,持股比例不低于51%,考慮該行先行出資,后續引入戰略投資者。
除了資金上的壓力以外,設立理財子公司在人才配備方面也有不小的壓力。
《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的出臺,讓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范圍更加廣泛,同時也對銀行的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近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不少銀行和銀行資管正在高薪公開招募多個投資崗位人員,有銀行開出了高達300萬的薪資。招聘崗位則包括固收投資崗、資本市場權益投資崗、外匯及商品投資崗、投資研究崗、權益投資崗等。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表示,理財子公司目前還處于籌建階段,還需要監管部門的批準,距離正式開展業務還有一段時間,其團隊還在組建過程中。銀行為什么要挖人?因為自己沒有合適的人,凈值型也好,投資股票也好,這些顯然都不是銀行所擅長的,這些業務的基本邏輯都和銀行傳統存貸匯業務有很大不同,其專業能力、專業團隊的培育和提升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理財子公司設立門檻讓不少中小銀行望而卻步,而放棄設立理財子公司對于中小銀行理財業務的影響無疑也是巨大的。
羅榮華告訴記者,理財子公司牌照給予銀行理財更廣闊的政策空間,理財子公司發行產品的銷售門檻、首次面簽、非標投資等方面放松管制,利好理財業務發展。這意味著沒有設立理財子公司的中小銀行將無法享受制度紅利,在市場份額爭奪中強者更強的馬太效應愈發凸顯。對于這部分中小銀行而言,資產管理業務發展空間受擠壓,未來要么退出銀行理財市場,要么向財富管理業務方向轉型,在代銷的基礎上實現對客戶多層次理財需求的服務。